多年前,老爺提醒我:「當老闆不覺得需要的時間,即使是絕佳的建議,很重要的提醒,也無法發揮作用;在不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可能會是白做工,也可能會適得其反...」
這件事,我放在心理,細細咀嚼品味,幾年過去了,深深認同,不但是在職場,也適用於周遭的所有人事物。
朋友告訴我,他因為擔心他那個入不敷出的好友,每次總是因為提醒對方這件事而令兩人有所不愉快,總是以吵架收尾。朋友是好意,但若是他的朋友仍然不想面對現實,不想節制度日,忠告變成多餘的建議,甚至嘮叨,於是好的動機卻產生不好的結果。
多年前,老爺提醒我:「當老闆不覺得需要的時間,即使是絕佳的建議,很重要的提醒,也無法發揮作用;在不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可能會是白做工,也可能會適得其反...」
這件事,我放在心理,細細咀嚼品味,幾年過去了,深深認同,不但是在職場,也適用於周遭的所有人事物。
朋友告訴我,他因為擔心他那個入不敷出的好友,每次總是因為提醒對方這件事而令兩人有所不愉快,總是以吵架收尾。朋友是好意,但若是他的朋友仍然不想面對現實,不想節制度日,忠告變成多餘的建議,甚至嘮叨,於是好的動機卻產生不好的結果。
曾經有人留言問我買不買書,據說現在的人們不愛買書,我的問題是相反的,對於買書,我大方到自己都覺得實在應該節制了,即使看書的速度很快,也真的看不完了...,尤其每次遇到老爺質問:「這本書圖書館借不到嗎?」我真的無言了,因為他是對的,很多書圖書館就借得到,是自己沒有克制第一時間的衝動與慾望。
我有一個學妹,我們很要好,可以說比親姊妹還要好,她是個堅持追夢,很特別的人。學生時期,我好像帶過她們班的助教,當時彼此沒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我們是在進入職場時才變成好朋友的。
當時我們工作的產業正是起飛階段,可以說是改善個人經濟的最好時機,她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毅然決然的放棄那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把工作辭了,同時也選擇大轉彎,換一個全新的題目,花了幾個月念托福,申請學校,然後飛往美國攻讀博士,以非常刻苦的生活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到博士學位,順利的回到國內,在國立大學裡擔任教職。
當現在回頭來看時,似乎非常順遂,但是清楚內情的都知道,那幾年她付出多大的努力與決心,當姊姊的我,除了幫他準備可以帶到美國去的食物,每隔一兩星期隔海用電話跟他打打氣,好像也做不了什麼事。她用異於常人的努力與毅力,跌跌撞撞的度過每一個階段,我不得不承認,她真的令人佩服!
我高中時期的一位好朋友,原本是第三類組的,高二升高三時,毅然決然的轉第一類組,那一年他只要有空,就會在學校的音樂教室練琴,聚會的時候,提及他忽略許久的史地,總是苦笑...,辛苦了一年,他順利的考上師大音樂系;大學時期,我們總是得去師大琴房找他,之後遠赴莫斯科深造,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在也算有點成果。
有個朋友,興趣就是做甜點,愛做也做得很好,要先放下銀行的工作,遠赴法國去追逐她甜蜜的夢想。事實上,我是先認識她的作品,各式各樣的餅乾、麵包...,免費吃了幾年,才終於認識那雙巧手的美麗主人。今天來辭行,我想可能在國內的課程學習,已經無法滿足她對甜品的愛,而她的親密愛人,用實際的行動來表達他的支持。
國際大導演李安,在拍攝「推手」之前,經歷過好幾年無片可拍諸事不順的日子。當時的李安有志難伸,只能在家當個家庭煮夫,過著煮飯接送小孩的日子。但在那段無業的日子裡,李安導演仍然不斷的感受與思考,將他推向成功「推手」跟「喜宴」,就是在那段時間經過歷經波折,醞釀而成的劇本。對於因為追逐電影夢而產生的種種困難與艱辛,他的賢內助林惠嘉輕描淡寫的說:「我其實從來沒有『幫助』李安,我只是隨便他,不管他。」哪知道隨便他,不管他就是很多人做不到的,相信這也是李安導演堅持下去的強大的支撐力量。
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夢想,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有了夢想,勇敢的去追求,就令人佩服!追求夢想的路上並不平緩,似乎總免不了有各種挑戰,那段崎嶇路上,唯有藉著強大的信念,克服一切,堅持到最後的人,始會表現不凡,開出美麗而甜美的果實。
大前研一的新書「低IQ時代」,書還沒上市,僅看過博客來的介紹。但是推薦文裡提及現象,真是說到我的心坎裡了,我們的社會也是如此,聽著口齒不清的新聞主播,錯用成語,看著社會各種怪象,的確令人擔憂。
話說大師不愧是大師,M型社會其實早已成形,但大師就是可以用一個好記而簡單的新名詞點出問題,繼「M型社會」,大前研一再一次用「低IQ時代」來提醒大家,我們的思考力及學習力正在一點一滴的流失中。我猜啦~
以下摘自大前研一的新書推薦文,作者是:王筱玲(商周出版資深主編)
引用自:笑談電子報
何謂天才,就是放對地方的人才;反過來說,你眼中的蠢材,很可能也只是放錯地方的人才。
例如:你和一位土著被困在非洲叢林,既無食物,也無水喝,那麼你將把這位土著當作「天才」,因為他懂得各種求生的技巧。
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書上說時間是世界上最公平的,這不會因為富貴貧窮而有所差異,不管我們是聰明還是愚笨,上天都很公平的給我們每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所以當我看到這個說法,我真的是完全認同。
除了公平之外,時間還有個特色,就是它只往前走,任何人的時間都一樣,過了就不可能復返;回到過去,只能在小說及電影中看到,目前那仍然是人類不可能的夢想。
我深刻的認知到時間的公平及特性,所以我總是提醒自己,要珍惜!珍惜自己的時間,也珍惜同事朋友的時間;除此之外,以我個人的認知,這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的一種作法。
看到一則以前商業周刊的人物專訪,其中有一張很美麗的照片,笑得很美,慈祥而有智慧,看了文章內容,非常的欣賞與認同,這真的是人生的智慧。
以下節錄幾段,大家若有興趣,點入以下文章連結,可以看到詳細的內容:
即使走入人生的「冬季」,超級阿嬤把每一天都過得很溫暖。喝咖啡、吃冰淇淋、腰桿挺直,銀白髮絲一絲不亂。每天早上,她穿戴整齊,穿上秀氣的高跟鞋,隔一道門,走進自己的辦公室,她在這裡看書寫字。到現在,她堅持自己洗衣服,「自己的代誌要自己做,卡好!」她笑說。
以前帶過的小朋友打電話給我,想也知道,他可能是因為某事覺得很悶,不開心。
事情是這樣的,這位工程師前幾年發現自己的興趣在投資理財,因為如此,我鼓勵他轉換跑道,剛開始他很遲疑,覺得有風險,但人生的每個決定,總是會有大大小小的風險,重點是自己對風險的判斷及掌握。通常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熱情較可以持續,因為知道自己的方向及目標,對於努力過程的辛苦也較能甘之如飴。
小朋友這兩年一邊工作,剛開始先回到學校一邊修學分班,一邊準備在職進修,準備再修一個財務金融碩士學位,這一路走來,肯定很辛苦,但是他一步一步的,一科一科以高分拿到學分,也讓教授對他有了深刻印象,順利考進在職專班,依據計畫,明年應該可以以優異的成績,順利拿到碩士學位;除了修學分,這段時間他同時也取得高業證照。
昨天晚上,一位朋友和我談起近況,在工作調整之後,目前負責被老闆定義為支援性質的工作。以他個人的敘述,工作得很辛苦,得不到老闆的肯定與重視,禍不單行,因為前一陣子公司考慮裁撤他所負責的單位,搞得整個單位同仁人心惶惶,都開始寄出履歷表…。工作的狀態,公司的考量與策略發展,都令他情緒低落,但身為單位主管,又不得不隱藏...,他說:「目前的工作,對他而言,就僅僅是為了賺錢罷啦!」
我跟他分享一些我個人的想法,建議若不想或不能轉換工作內容,就調整自己的態度,設法在裡面建立學習空間,產生成就感...,也提了一些具體的建議給他參考。
結束msn之後,我想到這個演講,一場值得跟朋友分享的演講:Steve Jobs在2005年對史丹佛畢業生的演講。
最近很喜歡回頭去讀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寶貴遺產,也因此找到很多很棒的資料及網站。
在現在這個年代,古書也e化,真的很棒!找資料時真的很方便...
推薦一個網站:漢川草盧!附加轉貼一小段該網站的歡迎辭
任何人想了解索羅斯的投資理論,就不得不去設法理解他的反射理論(Theory of Reflexivity),這也是為什麼他將基金名稱命名為量子基金(Quantum Fund)。
在看他的反射理論時,我腦子就浮現出「測不準定理」,果然在後面就提到這個定理。念過量子物理的人都應該知道海森堡的測不準定理,學生時期數理化一向是我比較擅長的科目,量子物理也是我遇到的第一本「天書」,也是我第一次念理科唸到感到沮喪的。我還記得第一次小考,我考了40分,是一個非常令人沮喪的分數,哪知道這成績還是全班前五名,這真是一們不是很容易念的學科。
大學時期,我是半工半讀,通常都同時兼了三個到五個家教,打工是為了讀書,但時間有限的時候,我還是得採取投機策略,因為期中期末考佔學期分數比重差不多,但是念的範圍差很多;所以通常我會在期中考盡可能考高分,這樣到了期末,就會比較輕鬆,可以把心思放在學生身上;但是遇到量子物理,就沒辦法這樣做了。記得當年我讀起來一直有一頭霧水的感覺,那是很難理解的理論,因此期中考成績也非常不理想;期末考前,我依據老師的分數計算方式仔細算過,發現自己得考滿分才可能及格,所以熬夜把整本筆記卯起來的背,詭異的是當我背起來之後,好像有點懂了的感覺,之後因為老師全班加分,我居然還拿到很不錯的成績。
在「解讀索羅斯」這本書的序言,作者這樣形容他:『深刻的哲學頭腦、淵博的金融知識、豐富的投機經驗,加上異常敏銳的投機嗅覺,使索羅斯觀察和判斷問題達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若是你也看了他寫的書,我想你也會認同這樣的觀點。
了解一個人的童年及青少年時期的經歷,會讓人比較容易了解這個人為什麼會有未來的發展及狀況,尤其是像索羅斯有這麼特殊的童年與青少年經歷,當作看故事書都精采。
喬治•索羅斯1930年生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一個中產階級的猶太人家庭,出生時的匈牙利名字叫吉奇•索拉什,後英語化為喬治•索羅斯。
最近真的是私事太多,外加東看西看,亂看一通,不然就是還停留在「天書」階段(例:技術線型相關的書),沒個系統,非常沒有效率。東晃西晃,時間就咻滴就沒啦~
所以,最近認真看索羅斯相關的書,所以來個預告,下一次分享就是相關的題目了。
預告的目的是啥呢?就是給自己一滴滴壓力呀!
早上起來原本要出門騎車的,小小耽擱一下,忽然聽到滴滴答答的聲音,下雨了~轉眼居然就變成傾盆大雨,還好沒出門,真的很幸運。
既然出不了門,我把原本要帶到火車上看的書拿起來翻了,這是大前研一的「想做的事就去做!」,基本上我覺得這本書可以跟他的「OFF學─會玩,才會成功」合併,雖然兩本書的主題有些差異,但是合併主題之後,寫成一本內容應該可以更豐富。
因為我已經看過他的OFF學,加上這本書非常淺顯易懂,所以很快就看完了。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所見所聞,建議大家想要做的事就去做吧!人生即使繞路、走岔路、偏路都無妨,最後總會剩下一些用不完的時間。問題在於擁有時間和金錢卻擱置想做的事,在精神上和肉體上都沒有好好享受人生。
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為地處偏僻,香火一直不旺盛。原來的住持圓寂後,索提法師來到這裡接替做新住持。
初來剛到,他繞著寺院巡視,發現寺院周圍山坡上到處長滿了灌木。那些灌木雜亂無章,樹形恣意肆而張揚。
索提法師找了一把剪子,不時的去修剪一棵灌木,半年過去了,那棵灌木被修成了一個漂亮的圓球形狀。
原本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與求知慾,買了「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閱讀之後,查過相關網路資料,對於馬斯洛這個人以及他所提出的學說,有了進一不的認識。關於這樣一個天才型的猶太人(有資料說他的智商是194),以正面、樂觀和誠實的角度來看待人的心理,個人深表認同,尤其是在人的潛力與發展這部份。
馬斯洛博士相信人類具有大量尚未加以利用的潛力,因為大多數人都具有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和傾向,只有極少的人達到自我實現的部分原因可能在於人們對其潛力的無知,以及不理解自我實現會帶來什麼好處。
馬斯洛認為:「從人的天性可以看出,人類總是不斷的尋求一個更加充實的自我,追求更加完美得自我實現。從自然科學意義上說,這與一粒橡樹種子迫切的希望長成橡樹是相同的。」
馬斯洛(Abraham Maslow)認為:人的一生中都處在不斷追求之中,幾乎很少達到完全滿足的狀態,一個慾望得到滿足之後,另一個慾望就立刻產生了。
生理需求
空氣、水、食物、睡眠、性...這類的生理需求是最基本、最明顯而強烈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