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多年前,老爺提醒我:「當老闆不覺得需要的時間,即使是絕佳的建議,很重要的提醒,也無法發揮作用;在不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可能會是白做工,也可能會適得其反...」
這件事,我放在心理,細細咀嚼品味,幾年過去了,深深認同,不但是在職場,也適用於周遭的所有人事物。
朋友告訴我,他因為擔心他那個入不敷出的好友,每次總是因為提醒對方這件事而令兩人有所不愉快,總是以吵架收尾。朋友是好意,但若是他的朋友仍然不想面對現實,不想節制度日,忠告變成多餘的建議,甚至嘮叨,於是好的動機卻產生不好的結果。
沒有準備面對現實的人,被強迫去面對現實,大部分時候,都不會感到開心,也不會感激設法讓他面對現實的朋友。朋友之間,基於友誼的善意付出,若在對方不覺得需要的狀況下,就可能變成負擔;而同樣的狀況也適用於親人之間。
另一方面的考量是,也得小心別讓自己過度熱心,一味的付出不見得會得到對方的珍惜;當所有的一切變成理所當然,變成舉手可及,有可能讓友情變成廉價。當朋友跟你講電話的時候,一邊作其他的工作,一邊以嗯嗯敷衍,這時候就該掛電話了,再講下去就是浪費彼此的時間,也讓自己變成白目的人;若是朋友一次兩次這樣對你,就應該開始認真思考雙方互動的方式,肯定是有需要檢討的地方。
人與人之間,似乎有必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在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至於什麼是「適當」,更是需要依據人事時地物而定,分寸的拿捏是需要智慧的,難嗎?我覺得很難,但比較幸運的事,大部分的人都在學習,也因此會有不同程度的包容性及彈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