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文者:Dr.A

Q

我每次帶外食回家,清洗免洗餐具時都很困擾,因為都需要用大量的水清洗乾淨,才能回收,請問,就環保來說,處理免洗餐具食物油垢殘渣的廢水,對地球比較毒?還是直接把塑膠盒當垃圾處理,對地球比較毒?

A:你想為地球盡一分心力的行為很讓人感動,但遺憾的是,你這些做法對地球的幫助恐怕很有限。

據環保署的統計,每年台灣人製造的垃圾量,塑膠類垃圾占比不到兩成,占最多的是紙類——有超過四成,廚餘則超過三成。所以純就環保來說,你想減少垃圾量以免污染地球,應該是少生產一點紙類垃圾、少浪費一點食物,而不是去計較那個根本不是主角的塑膠類垃圾。

當然你會說,塑膠類垃圾埋到土裡,要好幾百年才會自然分解哩!其實很多人都有「不會自然分解就不環保」這個概念,但問題是垃圾會自然分解就環保了嗎?只要是垃圾,處理過程不當都會污染環境,也就是產生有毒物質。例如廚餘,這些人們吃剩的食物,雖然是有機的,但在自然分解的過程會產生沼氣,這種氣體可是有毒的,如果沒有適當處理,甚至還會引發火災哩!

現在還有一種流行看法,那就是用紙盒紙袋來取代塑膠盒袋較環保,但問題是這些紙盒紙袋是怎麼生產出來的?不就是砍樹做紙來的嗎?這樣又環保到哪裡去?相形之下,塑膠類卻是石油的副產品,廠商提煉原油做成汽油,剩下的東西拿來做塑膠袋,這和砍樹做紙袋相比,又哪裡不環保了?

此外,你想把免洗餐具洗完再回收,這不是又耗費了清水嗎?世界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你用了後別人就無法再用,若你用三公升清水把免洗餐具洗乾淨,世界上的人就少了三公升的清水可以用。這三公升的清水,本來別人可以拿來喝、洗澡、煮菜做飯或是種田;結果因為你洗免洗餐具,別人就少了這三公升清水可以用,他們就得挖井水或抽地下水——地球不太可能因為這樣感謝你吧?

或許你會想:那以後我就不用塑膠盒好了,但就算你不用外面麵攤老闆給你的塑膠盒,那個塑膠盒還是會被下一個客人拿去用。

正因為大多數人未必和你一樣有心,只有你做環保,效果一定有限。那要如何讓大多數人都想做環保?還是要回到「需求定律」:如果做一個活動,付的代價比以前更高,人們就會少做。

例如,台灣目前的水、電價格,處處可見政府干預的影子,以致價格沒有完全反映出使用者的成本。那麼,有沒有可能把水、電回歸到市場機制,讓價格真正反映出使用成本呢?這樣一來,做塑膠盒的廠商在生產時,他付的水費、電費會反映出他真正的價值,他的東西就會比有著政府補貼或干預水價、電價時賣得更貴一點,人們用的塑膠盒也會因此少一點。

做環保就是要把每個人付的代價都內化到每個人的行為裡,大家一起來做,才會有效果。如果只是一個人身體力行、或道德勸說,甚至鼓吹用政府管制來強迫大家,最後都很難對地球有什麼貢獻啦!


引用自商業周刊:回收塑膠盒就環保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sumi01 的頭像
    kasumi01

    Kasumi的學習記錄

    kasumi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