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注意到,搭飛機的時候,在起飛前會有安全行為宣導。
其中有一段是,當機上有狀況時,
攜帶幼兒搭機者,需要先把自己的氧氣罩帶好,再幫小朋友處理。
這就是當自己照顧好的時候,始有餘力照顧別人。
只有在你可以把自己照顧好的時候,才會有更多能力去付出。
不管是情人或是夫妻,兩個人即使感情再好,就是兩個獨立的個體,
只有當各自皆可獨立運作時,會有更大的空間,更多的選擇處理事情,
通常這樣的兩個人是可以互動得更好。
同樣的狀況也是用於兄弟姊妹。
很多父母都會跟小孩說,以後長大了,兄弟姊妹要互相照顧喔!
對父母而言,總是希望子女個個成材,互相照顧。
但是即使視同一個家庭養成的孩子,價值觀也可能有極大的不同;
可能因為種種先天及後天的原因,造成後來的成就及經濟狀況有所差異。
這時候,所謂的「互相幫助」很可能變成單行道,
有可能因為父母的要求,大多數的負擔壓在某一方身上。
若是短暫的差異,親人伸出援手倒也合情合理,
但...若問題並非短暫的呢?
有沒有可能,某一方因為總有人幫忙,
永遠學不會獨立,學不會自我負責,惡性循環...
換一種作法呢?
若是自小就要求各自必須照顧好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把「對自己負責」的教育重點放在「互相照顧」前面,
教育子女學習自我負責,學習自己照顧自己,
所謂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各自都建立更好的能力。
若是僅有一方無法照顧好自己,一昧的要求他方的協助,
或是彼此皆無法把自己照顧好,那也不可能對他人伸出援手了...
然後再來互相埋怨,兄弟一場,也不願意幫忙嗎?
這樣的狀況,一般而言,長久下來肯定會傷害感情的。
唯有當各自都把自己顧好,「互相」的情況才可能發生。
因為雙方都是
行有餘力,互相幫助才是可行。記住!天助自助者...老祖宗的話,自然有他的道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