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某一本書裡面看過,損益表的資訊屬於攻擊型資訊,對股價短期的漲跌影響比較大,資產負債表的資訊則是屬於防禦性資訊,影響股價長期趨勢,而在資產負債表裡,資產的第一大項就是現金以及約當現金。它表示企業在某一個時間點的現金存量,流動性最強,安全性最高,風險最低的資產,不過,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它的報酬率也最低,所以對企業而言,拿捏現金水位及比重是重要的財務策略。
當企業計畫進行擴廠、併購、轉投資等相關重大投資,可能會以舉債或增資來增加週轉金,因為資金來源忽然發生問題,此時即使企業本業獲利,也可能因為企業現金流入與流出無法有效平衡,而面臨無法支付銀行借款利息、員工薪水、以及貨款等等費用的窘況;這狀況無關損益,即使損益表裡還是表示獲利,但缺因為單純缺錢,而發生所謂「黑字倒閉」的狀況,所以現金可以說是企業的護城河,屬於防禦性資產,是投資人必要的觀察重點。
如何觀察企業的現金管理是否健康?我們可以從財務報表的三大表裡來逐一檢視,首先從資產負債表中流動資產的結構開始看起,所謂的流動資產包含現金及約當現金、應收帳款及票據、存貨及應付帳款四大類,以變現能力來說,現金及約當現金>應收帳款及票據>存貨,其中預付費用是已經付出去的錢,基本上是要不回來的,但可節省未來支出,所以還是放在流動資產裡,而流動資產裡扣除存貨及預付帳款等就是所謂的速動資產,亦即扣除變現力較差的存貨及表示企業緊急變現能力。我們可以以流動資產跟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例來觀察企業的償債能力,即是所謂的流動比及速度比,一般建議觀察過去一段時間流動比及速動比的趨勢,一般流動比最好大於200%,速度比最好大於100%,且趨勢一致,若是兩者趨勢不一致,則需要細部分析原因,是否是因為存貨不正常飆高,這可也是警訊之一。
而現金流量表裡則是記載現金的動向,我們可以藉由觀察現金流量的三大活動來觀察企業的現金動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營運活動所產生的現金。若企業的營運活動現金長期為負值,勢必得從融資活動去籌促資金來因應,之後更可能演變成財務惡化,甚至倒閉;反之,若企業主要的現金來自於營運活動,而且可維持長期淨流入,這表示企業專注本業,管理完善,體質健康。
償債能力的另一個指標就是利息保障倍數,其為計算營運獲得利潤可否支付利息的指標,其公式如下:利息保障倍數=(稅前盈餘+利息支出)/利息支出,這指標越高表示,表示舉債利息無法倍支付的機率就越低。利息保障倍數可從過去一段時間的紀錄加以觀察,若保持高而穩定者為佳,比率太低或是波動太大都不是好的表現。因損益表上的盈餘數字是依據會計基礎所計算出來的結果,並不表示企業可取得的現金,所以可將分子改為「息前稅前營業活動現金流量」,也就是將現金流量表中的營業活動現金流量,加回所得稅與利息費用,來計算各項利息等支出是否能確實獲得現金支付,而不是獲利所提供的保障的話。
1.計算並觀察流動比及速動比的趨勢,這表示企業償債能力。
2.現金流量表裡的現金來源,瞭解企業「資金週轉」狀況。
3.營業活動的淨現金流量是否可維持正數,表示本業產生淨現金流入的能力。
4.(營運活動現金-所得稅-利息)/利息支出=企業現金支付利息能力。
以南亞及茂德為例,資料整理比較如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