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直很想大家分享關於瑜珈八支的學習,遲遲無法整理出來,因為這部分的學習並不容易,又礙於不見得可以完全理解,加上所有資訊都經過翻譯者的詮釋,加上有些偏向哲學禪學,若是看得不夠多,想得不夠透徹仔細,很容易被誤導,也擔心因為自己的資質駑鈍,無法理解,但是實在是有很多值得分享的部分,加上這部份需要時間思考學習,不斷的練習和消化,所以決定加上時間的記錄,讓自己慢慢的學習修改內容,也請大家見諒。
瑜伽之祖帕坦加利(Patanjali)撰寫了瑜珈的古典經典文獻《瑜伽經》,在這部經典的第二部分講述達到瑜珈身心靈合一的八個架構(大多數可以找到的內容都是說成八個步驟,但是就我目前的了解,覺得與其說是八個步驟,好像說是架構比較合適,所以我還是先以架構來進行整理說明)透過瑜珈八支的學習精進,可以引導我們進入明辨之境:
持戒(Yamas):是指外在控制,宇宙的道德戒律。
內修(Niyamas):是指內在控制,通過自律進行自我淨化。
調身(Asanas):藉由瑜伽姿勢,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瑜珈體位法,來引導自己身體伸展扭轉放鬆,強化我們的骨骼肌肉內臟腺體神經系統,更進一步精進內在知覺作用。
調息(Pranayama):系統化進行的呼吸方法及控制的練習,幫助我們增進生命能量的流動。
調心(Pratyahara):靜心享受的去對待每一種感官的接觸,然後自然而然的減少慾望,讓每一個輕微的感官接觸都會讓自己感受到美和感動,可以慢慢地進入感官感覺完全自然消失的境界,再藉由感官收攝讓我們精神從感覺和外部事物的奴役中解脫出來,控制內心。
PS:以上五個部份還不難理解,後面三個部份,就真的是有看沒有懂,境界實在太高,只能先用記憶。
心靈集中(Dharana):集中注意覺察,靜心觀照,集中專注力於每一個當下,以提升生命之氣。
禪定(Dhyana):在一切狀況下保持覺知。
三摩地(Samadhi):心回歸到最初的寧靜。
接下來主要想和大家分享的部分是瑜珈八支裡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持戒和內修的部分。在看這部份的各種文章及書籍的時候,常常有看佛經的感覺,有時候會開始懷疑是否自己和這部分因緣未到,怎麼讀不太下去,不過因為一開始就準備根據自己學習的進度不斷的進行調整和修改,就慢慢來吧。幸運的是仍然可以找到有些前輩可以把這部分,詮釋得較平易近人,稍有理解之後,覺得這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做人的基本準則,所以特別另外把這部分整理和大家分享。
持戒自律可謂是智慧的特質,其中包含:
Ahimsa翻譯的文字有不傷害,非暴力,不殺生等等。不管哪一個翻譯都很容易理解,主要是秉持著不傷害他人的基本態度,能夠與別人和平相處。我尤其喜歡在瑜伽身心靈合一之旅這本書對於這部分的說明。對萬物慈悲,學習用慈悲對待一切,包含用包容的心接納自己的憤怒忌妒怨恨這些強烈的負面情緒,接納它們之後,才能明白這些情緒的根源並且超越它們,更進一步學著將這些能量轉化成愛自己和保護別人的力量。
Satya翻譯的文字有誠實,堅守真實,不悖離誠信,不妄,不欺騙別人等等。這包含佛陀所教的正語的一切層面,不妄語,不散布流言,不毀謗,不惡口;同時也意指在體位法的練習時,真誠的接受自己的能力和極限。
Asteya不偷盜。不取用任何不供人自由取用的東西,培養幾分自足的精神,不對家人朋友群體要求超過我們實際需要的。
Brahmacharya翻譯的文字有禁慾,不淫,自我控制,心不離道等等。可以解讀為在性方面有負責任的態度,不剝削強迫和侵犯他人。
Aparigraha 翻譯的文字有不貪,不自私自利,放下執著,不役於物等等。我們藉由抓住有形的身外之物來鞏固自己的安全感,但生命確實會改變,我們必須跟著調整適應,當我們接受無常是唯一的常態,那麼生命會輕鬆自在許多,也會減少相當程度的痛苦。
內修是有靈魂活著的準則,其中包含:
Saucha 乾淨,純潔。包含個人的衛生習慣,以及禪修覺察力來進行內在心理洗滌。
Santosha 知足。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保持自在的心境。
Tapas 精進,自我訓練。
Svadhyaya 自我學習,包含研讀和背誦典籍,修身養性和探索。
Ishvara Pranidhana 敬神。在《瑜伽經》中神的觀念和一般人的神並不一樣,比較接近我們說的那種冥冥之中的主宰。我對這部份的解讀是:開放超越自我,接受比自己更偉大之物。<以上兩大部分十個項目,個人並不覺得這限於想再更深入瑜伽的學習者應該知道遵守的,而將其視為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瑜伽之祖帕坦加利(Patanjali)撰寫了瑜珈的古典經典文獻《瑜伽經》,在這部經典的第二部分講述達到瑜珈身心靈合一的八個架構(大多數可以找到的內容都是說成八個步驟,但是就我目前的了解,覺得與其說是八個步驟,好像說是架構比較合適,所以我還是先以架構來進行整理說明)透過瑜珈八支的學習精進,可以引導我們進入明辨之境:
持戒(Yamas):是指外在控制,宇宙的道德戒律。
內修(Niyamas):是指內在控制,通過自律進行自我淨化。
調身(Asanas):藉由瑜伽姿勢,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瑜珈體位法,來引導自己身體伸展扭轉放鬆,強化我們的骨骼肌肉內臟腺體神經系統,更進一步精進內在知覺作用。
調息(Pranayama):系統化進行的呼吸方法及控制的練習,幫助我們增進生命能量的流動。
調心(Pratyahara):靜心享受的去對待每一種感官的接觸,然後自然而然的減少慾望,讓每一個輕微的感官接觸都會讓自己感受到美和感動,可以慢慢地進入感官感覺完全自然消失的境界,再藉由感官收攝讓我們精神從感覺和外部事物的奴役中解脫出來,控制內心。
PS:以上五個部份還不難理解,後面三個部份,就真的是有看沒有懂,境界實在太高,只能先用記憶。
心靈集中(Dharana):集中注意覺察,靜心觀照,集中專注力於每一個當下,以提升生命之氣。
禪定(Dhyana):在一切狀況下保持覺知。
三摩地(Samadhi):心回歸到最初的寧靜。
接下來主要想和大家分享的部分是瑜珈八支裡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持戒和內修的部分。在看這部份的各種文章及書籍的時候,常常有看佛經的感覺,有時候會開始懷疑是否自己和這部分因緣未到,怎麼讀不太下去,不過因為一開始就準備根據自己學習的進度不斷的進行調整和修改,就慢慢來吧。幸運的是仍然可以找到有些前輩可以把這部分,詮釋得較平易近人,稍有理解之後,覺得這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做人的基本準則,所以特別另外把這部分整理和大家分享。
持戒自律可謂是智慧的特質,其中包含:
Ahimsa翻譯的文字有不傷害,非暴力,不殺生等等。不管哪一個翻譯都很容易理解,主要是秉持著不傷害他人的基本態度,能夠與別人和平相處。我尤其喜歡在瑜伽身心靈合一之旅這本書對於這部分的說明。對萬物慈悲,學習用慈悲對待一切,包含用包容的心接納自己的憤怒忌妒怨恨這些強烈的負面情緒,接納它們之後,才能明白這些情緒的根源並且超越它們,更進一步學著將這些能量轉化成愛自己和保護別人的力量。
Satya翻譯的文字有誠實,堅守真實,不悖離誠信,不妄,不欺騙別人等等。這包含佛陀所教的正語的一切層面,不妄語,不散布流言,不毀謗,不惡口;同時也意指在體位法的練習時,真誠的接受自己的能力和極限。
Asteya不偷盜。不取用任何不供人自由取用的東西,培養幾分自足的精神,不對家人朋友群體要求超過我們實際需要的。
Brahmacharya翻譯的文字有禁慾,不淫,自我控制,心不離道等等。可以解讀為在性方面有負責任的態度,不剝削強迫和侵犯他人。
Aparigraha 翻譯的文字有不貪,不自私自利,放下執著,不役於物等等。我們藉由抓住有形的身外之物來鞏固自己的安全感,但生命確實會改變,我們必須跟著調整適應,當我們接受無常是唯一的常態,那麼生命會輕鬆自在許多,也會減少相當程度的痛苦。
內修是有靈魂活著的準則,其中包含:
Saucha 乾淨,純潔。包含個人的衛生習慣,以及禪修覺察力來進行內在心理洗滌。
Santosha 知足。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保持自在的心境。
Tapas 精進,自我訓練。
Svadhyaya 自我學習,包含研讀和背誦典籍,修身養性和探索。
Ishvara Pranidhana 敬神。在《瑜伽經》中神的觀念和一般人的神並不一樣,比較接近我們說的那種冥冥之中的主宰。我對這部份的解讀是:開放超越自我,接受比自己更偉大之物。<以上兩大部分十個項目,個人並不覺得這限於想再更深入瑜伽的學習者應該知道遵守的,而將其視為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