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股市是資本主義的市場集散地,它將資源及資本導入企業,協助創造、鞏固強化經濟;它基本功能比較類似市集,是讓投資人可以在此買賣,賺取投資報酬,股票的價格波動取決於買賣雙方對股票的需求及供給數量;並非是量測經濟的氣壓計,更不是穩定、強化或協助經濟的方法。


除了市場確實存在的波動,投資人的認知、相對價值、投機利益,以及其他投資動機與股市的關聯都遠大於經濟跟股市的關聯性。若是將經濟及股市混為一談時,若是以經濟狀況來做為訂定股票決策的基礎,倒還無傷大雅,但是若是依據股市表現來訂定經濟決策,這可能就會對你造成傷害了。


記住:失業率與經濟之間的關聯性,絕對高於股市與經濟間的關聯性!


在經濟循環中,部分經濟數據因資訊波動太大,以致於無法反應實際的情況,部分又因為純粹反應過去的狀況,參考意義也不大,這似乎是說:「讓我們來關心一下昨天的天氣」,多數人只想關心明天的天氣,而非昨天的。


即使是壞消息的公布,也不見得會造成股市下跌,有時候股市會因壞消息而上漲,可能原因是這被視為「利空出盡」,又或者這有可能促使FED降息,而FED降息會增加資金活水,這對股市通常是正面的。


觀察經濟與市場的情況,這兩主體個有其獨特的本質與差異,可能出現相反的走向,建議將經濟的玻璃杯視為半滿或半空,以事實及統計為基礎,制定合理的決策,避免將市場不理性的反應作為行動依據。


歷史的回顧


1987年的股市大崩盤
1987/10/19 道瓊工業下跌 508.32點,整體市值下降22.6%。
次日股市反彈102.27點,第三天上漲186.64點,1989年9月,股市已收復崩盤當天所失去的市值。
當時人們仍然繼續買東西,吃晚餐,電影院依然高朋滿座,經濟並未崩潰,股市卻修正了508.32點。
說明:1982/8月道瓊由776.92連漲五年,至1987年8月已到2722.42點。


1990至1991年的經濟衰退
官方對衰退期的說法:1990年7月~1991年3月。
1989年時,NYSE平均股價為36.51,1990年時跌到31.08元,到了1991年,雖然該年度有三個月被訂立為衰退期,但股價仍漲到37.27元,已超過1989年。
說明:股市典型的行為模式為:經濟榮景轉入衰退前開始下跌,衰退期築底,景氣復甦前先行大漲。


整理自:「經濟之眼」第一章


---------------------------------------------------------------------------------------------------------


個人解讀:


股市是經濟環境的一環,我們嘗試依據經濟狀況來判斷股市可能發展,但無法自股市表現來判斷目前的經濟環境。


股市跟經濟並不同步,通常股市是經濟的先行指標,而且即使在經濟低迷時,也會有股市跌深反彈,但難就難在分辨反彈還是起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sumi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