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經濟相關 (38)
- Jan 09 Fri 2009 16:54
經濟指標的相互關係
- Jan 09 Fri 2009 11:32
經濟指標與景氣之間的關聯性
- Nov 16 Sun 2008 23:49
宋鴻兵:2011年才是金融海嘯最高峰
《今周刊》621期 文/林宏文
連續一年高居中國財經書籍排行榜的《貨幣戰爭》,銷量多達百萬冊。由於多次預言金融風暴成真,而且內容大膽又指涉,更引起許多西方金融精英加入論戰。在金融風暴持續肆虐下,本書編著者宋鴻兵,還有更多驚人的預測之語……。
「去年二月至五月,是美國的次貸風暴,今年六月到八月,則引起全球的信用違約,如今大家都已見識到威力。不過,後面還有更大災難;我預言,明年四月到九月,美國的企業債將會出大問題。這是一個規模比房貸還大一倍的市場,屆時,極可能出現大規模擠兌、社會動亂,嚴重的程度不會低於現在。」
- Nov 16 Sun 2008 08:44
成長真相解密 經濟成長,為什麼民眾感受不到?
- Nov 12 Wed 2008 07:01
定期檢視經濟重要指標,有助於了解大環境
- Sep 27 Sat 2008 09:06
靜觀其變
這幾年,課本上的災難,大地震,恐怖攻擊,瘟疫,海嘯......,百年難件的事件,一一在現實生活上實現,與其說是天災,我看是人禍的原因多點~現在的這個全球性的經濟風暴,也是不容易預見的.....
看著媒體(電視/網路新聞,部落格....)上的專家們,有各種看法,總括看來,就是每種狀況的發展都有可能,也就是說,全世界的狀況太多,天天都有大事發生,有人在部落格上說把下列新聞當做花絮,對世界經濟影響不大,我的看法也是,惡性循環早已經開始~
華爾街日報25日報導,在美國官員的要求下,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 Chase)準備接管搖搖欲墜的華盛頓互惠銀行(Washington Mutual)存款部門和大部分業務。華盛頓互惠銀行先前傳出,已經跟可能進行接管的特定私募基金公司洽談。報導說,預料雙方最快25日晚上達成協議,協議將宣示,曾是美國最大互助儲貸銀行的華盛頓互惠,自主時代已經結束。紐約時報報導說,華府已經安排華盛頓互惠銀行,出售存款部門和部分分行給摩根大通。華盛頓互惠銀行股價從今年年初以來,已經下跌了8成,24日標準普爾與惠譽都調降了這家控股公司的評等。
- Sep 15 Mon 2008 15:23
破產保護與破產是有差異的
破產保護(美國破產法第11條)與破產(美國破產法第7條)是有所差異的。破產保護表示此公司希望繼續維持正常營運,因此申請此保護後,若法院批准則該公司可繼續經營運作或進型重組集資以改善財政困境。若是申請破產則表示公司將進入清算階段,完全停業,變賣所有資產償債。
- Sep 01 Mon 2008 22:41
景氣低迷亮藍燈 SARS後首見
換個角度看,若是長期看來,此時正是難得低點嘍~正是分批進場的時間,只不過要有心理準備,放的時間要久一點~過去的紀錄,可參考:台股大盤vs景氣循環,相關介紹請看台灣的景氣循環相關定義 簡介。
PS:分批進場的意思是還是得看狀況,慢慢分批進場喔~
2008/08/28 經濟日報
- Jul 27 Sun 2008 10:53
大麥克指數》台幣低估31% 人民幣49%
- Jul 24 Thu 2008 14:16
台股大盤vs景氣循環
- Jul 23 Wed 2008 17:05
台灣的景氣循環相關定義 簡介
景氣循環
長期經濟發展過程中,在某些時期內經濟活動頻繁,形成景氣擴張,經過一段時間,擴張達高峰後,經濟活動緩和下來,甚至負成長,形成景氣收縮期,最後降至谷底,此後景氣又開始復甦好轉,再進入另一階段的擴張。如此,擴張與收縮交替出現,變化過程往往具某種程度的週期性。這一連串的波動會週而復始但不定期的發生,其持續期間由1年以上到10年不等。實務上,擴張期及收縮期個別應持續至少5個月,全循環至少需15個月。
- Jul 13 Sun 2008 23:56
總合供給VS總合需求
「總合供給」 (Aggregate Supply,簡稱 AS) 與「總合需求」 (Aggregate Demand, 簡稱 AD) ,描繪的是實質國民所得 (Y) 與物價水準 (P) 這兩個總體變數之間的供給與需求關係。AD 與 AS 的交點即為總體經濟的均衡。
總合需求曲線(aggregate demand curve)
在個體經濟學中,說某一商品的需求量隨其價格上升而下降時,是指該「商品相對於其他商品而言」。總合需求線與個經的需求線所代表的意義不盡相同。總合需求曲線描繪整體經濟本期物價水準與商品總合需求量之間的關係。
- Jul 11 Fri 2008 12:38
供給與需求
需求(Demand)
指的是既定期間內,在其他情況不變時,針對商品或服務的不同價格水準,消費者「願意」且有「能力」購買的數量關係。
需求法則(Law of Demand):假設其他情況不變下,消費者對於一商品價格與需求數量呈反向變化關係。
- Jul 09 Wed 2008 12:52
GDP&GNP
國內生產毛額(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和國民生產毛額(GNP,Gross Nation Product),都是對一國一定時期內經濟產出之衡量標準,也是國際通用之衡量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其中,GDP指的是在一個國家地區內一段特定時間(一般為一年)裡所生產的商品和勞務,以市場價格表示之價值總和;GNP是指由一國國民在一定時間內生產並銷售的最終產品和勞務,以市場價格表示之價值總和。
兩者都是將有形的商品(goods) 及無形的勞務(services),例如:如剪髮、看醫生、聽音樂會、看電影等市場價值加總而形成,說明如下:
1).需以市價(market value)表示,亦即以消費者所願支付的價格來決定物品的價值。
- Jun 27 Fri 2008 07:42
抗通膨 央行祭3金牌
2008/06/27 聯合報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天宣布,七月一日開始調高活期性存款、定期性存款和支票存款準備率。這是近十九年以來首度全面調高存款準備率,宣示央行對抗通膨決心。
這也顯示,上任逾月的新政府,正面臨近廿年來最嚴峻通貨膨脹大考驗。
- Jun 11 Wed 2008 07:52
都是投機客惹的禍?
2008/06/10 經濟日報
撲朔迷離的國際油價,又開了全球一個大玩笑。當油價由每桶70美元直線攀升至135美元,除了產油國家,全球都為之驚駭,不知其將伊於胡底。乃有能源專家與投資專家挺身而出,高喊當前全球石油不但沒有短缺問題,還供過於求,都是投機客聞風炒作、競相抬價所製造出來的人為風暴,不需多時,投機泡沫戳破,油價自當一瀉千里,回到合理的水準。
似在呼應這種說法,國際油價忽然降至120美元,連帶若干加速飆漲的糧食、金屬價格也明顯回落,一場不理性的投機遊戲,好像由於被人看破手腳而匆匆落幕。但好景不長,才過數日,油價又急遽竄升到139美元的新高峰,而且許多專業機構紛紛喊價到上看150乃至200美元。於是,一項關乎全球經濟榮枯的重要能源,其價格究竟將升將跌,決定價格的力量為供求之實還是投機之虛,愈來愈成為撲朔迷離的公案。
- Jun 05 Thu 2008 10:35
〈分析〉薪資未上揚 美國躲得過停滯性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