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適能』就是身體去適應環境的能力,也就是對溫度改變、氣候變化等整體的適應能力,可以說是健康及抵抗疾病能力的重要指標。體適能較佳的人,他的器官功能相對發達,對於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從事體力性活動或運動皆有較佳的活力及適應能力,比較不會有疲勞或力不從心的感覺。
體適能可以分為以下四大部分:
1. 身體組成
身體組成(Body Composition)是指身體中的結構成分的比率或含量,可以把身體分成脂肪和非脂肪,非脂肪包括了肌肉、骨骼、內臟及其他的結締組織等;我們可以利用測量皮脂厚度、體圍、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數等方法來進行身體組成分析。藉由身體組成分析來瞭解脂肪的含量,可以說是身體的肥胖程度的指標。
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腰臀圍比&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簡稱BMI):
腰臀圍比(Waist-to-Hip Ratio, WHR)是行政院衛生署公佈肥胖指標之一,可概略說明體脂肪分布的情形,評價容易進行,可說是一種簡便且實用的測量脂肪分布方法。
腰臀圍比(WHR)=腰圍(公分)÷臀圍(公分)
測量方式:以皮尺測量腰圍及臀圍,測量腰圍時以經肚臍的外圍為準,臀圍以最大處為準;測量時保持自然呼吸,勿故意吸氣或吐氣,測量二、三次取最大值,以公分為單位。
肥胖分布類型 | 中心性肥胖 | 周圍性肥胖 |
測量標準 | 男WHR>1 女WHR>0.85 | 男WHR<0.8 女WHR<0.7 |
脂肪分布 | 脂肪向腰部集中 | 脂肪向臀部靠攏 |
身材特徵 | 蘋果型身材(中廣身材) | 西洋梨型身材(葫蘆型身材) |
對健康威脅 | 較大 | 較小 |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簡稱BMI)
身體質量指數=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
此法對於特殊族群如孕婦、青少年及運動員等,可能會有錯估的疑慮。
WHO與衛生署公佈之肥胖標準
測量標準 | WHO 亞太共識 | DOH 肥胖新標準 |
肥胖 | BMI≧25 | BMI≧27 |
過重 | BMI 23.0-24.9 | BMI 24.0-26.9 |
理想 | BMI 18.5-22.9 | BMI 18.5-23.9 |
根據調查指出,在BMI 24以上時,代謝症候群的危險性明顯的增加。BMI愈高,罹患肥胖相關疾病機率愈高,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及高脂血症等。且在肥胖與不孕研究分析結果表示BMI 超過25者較不易懷孕,女性有卵子品質不好、無法正常排卵的情形,男性則是精子活動力差、精蟲數量少,且隨著肥胖度增高,男、女的精子、卵子品質愈差。所以保持纖細的體態,好看又健康!
2. 柔軟度
所謂柔軟度是指,肢體以關節為中心,往某一平面所能活動的最大範圍,身體越柔軟的人,因為關節可動範圍較大,所以在活動過程中,較不易因為突如其來的動作受傷。
3. 肌力與肌耐力 (肌肉適能)
肌力,是指肌肉收縮產生的最大能力,例如:會吊單槓或會做仰臥起坐。肌耐力,是指肌肉反覆動作的持久能力,例如:能連續吊很多下單槓或做很多次的仰臥起坐。
當肌力與肌耐力衰退時,肌肉本身往往無法勝任日常活動及緊張的工作負荷,也較容易產生肌肉疲勞及疼痛的現象。
4. 心肺耐力 (心肺適能)
心肺耐力就是我們身體的心臟、肺臟和血管(循環系統)的適應能力。心肺功能越強的人,可以將空氣中的氧氣輸送到組織細胞加以活動的能力較佳,所以在日常生活的活動時,可表現得較有活力,在從事像800M跑步的有氧運動時,速度能保持較快,而且運動完後恢復正常的速度也較快,也較不易罹患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血館疾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