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拿什麼定義自己?」書裡,作者Handy提到生命就像一個八斗櫃,他有個朋友曾把自己的生活,形容為威靈頓斗櫃,每個抽屜代表生命的一角,對他的全貌提供了不同角度的一瞥,還提到喬哈理窗(有時譯作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
看到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讓我想到一件有趣的事,在先前工作單位的主管訓練中,帶領的老師如同一般的訓練課程,採取互動學習,有次老師要求我們兩人一組,各自寫下對自己及另位同事的看法,但是公司主管有幾百位,一起上課的同事平時不見得有合作的機會,若是又在不同廠區工作,不認識的機會也不小,在這樣的狀況下作這樣的分享,常會發生很有趣的結果,其中有位同事對寫下其分組同事對他的印象只有「心寬體胖,食量驚人」,寫的人說:「沒辦法!我只注意到這些」,得到這樣評論的人感到很無奈,但我們這些旁觀者就覺得很有趣,至少當時大家都是笑得很開心。
言歸正傳,所謂『Johari Window』,這個概念是1955年由Joseph Luft和Harry Ingram在提出,命名也是將兩位理論提出人的名字合併產生,理論內容不難,是自我認知及他人理解二個重要因素所產生的四個區塊。
| 自己知道 Known by self | 自己不知道 Unknown by self |
別人知道 Known by others | 1開放我 Open | 2盲目我 Blind |
別人不知道 Unknown To others | 3隱藏我 Hidden | 4未知我 Unknown |
四個區塊分別解釋如下:
1.開放我:自己和別人都知道的訊息,有可能是個人行為、態度、感情、願望、動機、想法等等,不過也會隨著個人互動對象的不同而有不同,比較願意進行自我揭露的人,開放自我就會比較大;反之,當個人不願意透露太多自我相關訊息時,這區域就會小得多了。
2.盲目我:是自己不知道而別人卻知道的部分,例如一些個人未意識到的習慣或口頭禪,也就是所謂個人的盲點。這部分可能與個人是否容易受到注意及接受回饋有關,這兒要提醒的是,盲目自我只是自己「不知道」的訊息而已,可不見得是負面的。
3.隱藏我:這個部份是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的訊息,包含個人有意隱藏的祕密或想法。一般人都屬於選擇性揭露者(Selective discloser),會透露一些訊息,也會隱藏一些祕密,有時也會因為不同的互動對象,而調整自己隱藏我的大小。
4.未知我:這個部份是自己不知道,別人也不知道的部份,例如:個人未曾覺察的潛能,或壓抑下來的記憶、經驗等等。這些積壓在內心深處的訊息,可能透過一些方式,挖掘探索這些未知的自我,如︰透過心理治療、催眠、夢的解析、創傷經驗、投射測驗,意外事故或頓悟,也有機會令其轉變為「自己知道」的部份。
當個人對自己的認識愈多,瞭解愈深,也愈能夠清楚地向他人表露自己內在的想法、態度、情感、喜惡等等,讓別人更加瞭解及認識自己,這就是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自我揭露高的人,「開放的我」便會擴大。
開放我Open | 盲目我Blind |
↓自我揭露↓ | 未知我Unknown |
隱藏我Hidden |
另外,若我們可以由他人回饋(feedback solicitation)中反省學習,對自我認識與瞭解也會有幫助,這樣的行為也會讓「開放我」區域擴大。
開放我Open | 他人 → 回饋 → | 盲目我Blind |
隱藏我Hidden | 未知我Unknown |
很多研究結果發現,開放我的區域越大,與人際關係滿意度有顯著正相關。這其實是很容易理解的,當自己願意分享,也接受別人給我們的回饋,除了可以更認識自己,也幫助他人能更瞭解我們,當雙方有著同樣認知的事情越多,兩者溝通就相對比較容易,當然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