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一個消費者主導的經濟體,過去美國的消費者支出約佔其GDP的67%,當消費著毫無顧忌的消費,經濟便會成長,反之,經濟便會趨向緊縮,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美國經濟諮商會(Conference Board)在每月的最後一週公佈消費者信心報告(Consumer Confidence report),透過抽樣調查5000個美國家庭,以問卷來瞭解其對經濟環境的信心強弱程度,反應消費者對目前與往後六個月的經濟景氣、就業情況與個人財務狀況的感受和看法。它是一個信心和感覺的量度,主要是評估人們對經濟與就業情況的樂觀或悲觀程度。
另一個情緒指標是由密西根大學調查中心(Survey Research Center),該指數以1996年第一季為比較基值100,調查美國五百個家庭,詢問有關個人財務、經濟狀況及購物計畫,根據問題的調查結果,作為指數的計算基礎。
以上兩種調查結果的重要程度在於情緒或信心報告的正確性,它可能揭示人們的感受,代表可能採取的行動方向,但最重要的還是人們的實際行為。事實上,實際消費者支出的增加與消費者信心正面時相關程度較高,但反之則較低。這表示透過電話對民眾進行訪談,難以確認問卷結果足以代表消費者的普遍意願。較有意義的消費者報告在評估消費者實際活動的報告:零售銷售、房屋銷售、服務與汽車銷售等,這些報告才是代表推動經濟的消費者行為;此外,因為此類採購大多採取融資,故利率的相對水準亦會對其產生影響。
零售銷售報告(Retail Sales Report)評估的是消費者的活動,零售銷售額是由全美各地,各種型態及規模的零售商店業績總和統計所得出來的。在此項數據中,使用年限三年以上的耐久材部分約佔四成,而汽車相關項目佔耐久財比重高達六成;非耐久財部分則佔零售業績約六成的比重。耐久材商品包含家具和家電用品,其中汽車相關項目佔耐久財比重高達六成,且因汽車銷售往往波動劇烈,所以常常會去除汽車的零售銷售比重來進行觀察。
但由於零售銷售額難以預測,波動劇烈且經常有很大修正幅度,所以不應該只看一時現象,而是觀察數月連續狀況,若是當月銷售突出,但下個月就出現趨緩,這可能是因為短暫的促銷活動令消費集中,另外亦可能因為氣候或其他環境因素改變短期的銷售分布情況,導致統計數字脫軌。
另一個重要的消費者行為的統計數字就是「房屋銷售」,雖然有利的房貸可能刺激一些新屋的買氣,但大多數消費者都部會因為可以取得較低利率而選擇搬家;只有在消費者對經濟及工作有了安全感,才可能願意買進新屋,或換購較大或較新房子。亦即,觀察房屋銷售狀況可以了解消費者對就業及經濟情勢的判斷,此外房屋銷售也可以帶動家具、家電和園藝相關的消費買氣。
此外,對大多數人而言,房屋是其最大的資產,房貸通常也是最大的負債房屋市場價值個人的支出有關鍵性的影響力;又因為這塊市場的規模非常大,因此房屋銷售與家庭負債的情況都是FED的觀察重點。
整體而言,消費者信心傳達消費者「昨日」的感受,零售銷售中非耐久材部分可能可以說明消費者「當前」的感受,而零售銷售的耐久商品部分,房屋開工率以及房屋銷售較能傳達經濟「未來」可能走向訊息。
以上整理自「經濟之眼」第七章
相關文章:
經濟指標的相互關係
相關資料參考:
投資進化論- 【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投資進化論- 【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
綠角財經筆記:美國經濟指標—消費者信心指數(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台灣銀行金融小百科:零售業業績
XQ全球贏家總經指標總覽:單一指標分析-美國-新屋開工率(月增戶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