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在做轉動運動時,偶而會聽到喀喀的聲音,因為這聲音都會發生在關節處,讓我很緊張,所以上網查了一下,也分享出來讓大家參考。
全文轉貼自::關節喀喀響…是骨質疏鬆嗎?
彎腰、轉身、舉臂,關節就會發出聲響,這是怎麼回事?又該如何保養關節?
我蹲下綁鞋帶的時候,膝蓋忽然傳出「喀」的一聲,把自己嚇了一大跳;工作累了伸伸懶腰,肩膀稍一轉動就發出聲響,彷彿是齒輪忘了上油的機器人;老覺得手指關節活動起來不太順,習慣有事沒事就折一下手指,折出聲音後好像就會舒爽許多…
以上這些情景,相信你應該不陌生。關節發出喀喀的聲響,對很多人來說是稀鬆平常的事,有些人甚至會刻意扳折關節,但在醫生看來,關節所發出的某些聲響其實是不正常的摩擦造成,久而久之會造成關節磨損。
關節發聲響,你是哪一種?
台灣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林頌凱表示,關節發出聲響可分成「關節內」與「關節外」兩大部分。
關節內發出聲響,可能是關節本身,即關節面、軟骨、韌帶摩擦造成。例如過度勞動的人或運動員,他們的膝蓋半月板、肩關節唇(旅美棒球投手王建民受傷開刀的部位)都比較容易受傷,軟骨摩擦時也會發出聲響。
另一種可能是關節液內的氣泡破裂造成。林頌凱說,研究發現人在活動時,關節內的壓力會改變,讓關節液內的小氣泡破掉並產生聲響;氣泡被擠破後,氣體仍存在於關節液內,只要關節內的壓力改變,氣體又會再度產生,可以周而復始地發出喀喀聲,而這也是人們折手指會發出聲音、但卻不能「連發」的原因。
關節外的喀喀聲,則是關節外的韌帶、肌腱、肌肉摩擦所發出。
「把手放在膝蓋上,有些人活動時可以摸到或感覺到有一條筋好像卡住,等到筋彈開後,關節才能繼續活動。」林頌凱說明,這種藉由觸摸就能感覺得到的彈響,可能是肌腱或韌帶太緊繃所造成。
肌腱或韌帶為什麼會太緊繃?絕大多數都是後天的舊傷、宿疾或長期勞動磨損引起。例如很多人在受過傷後,肌腱或關節有些移位,因而產生活動不順、卡卡的感覺。
除了舊傷以外,柔軟度不好也是關節外發出聲響的原因之一。林頌凱碰過不少患者詢問,為什麼平常膝關節會發出喀喀聲,但運動一會兒之後聲響就消失了?他解釋說,運動後身體的柔軟度及血液循環都會變好,關節聲響自然會變少。
退化性關節,罹患比例較高
關節發出喀喀聲響看似不痛不癢,但很多人其實都暗自擔心自己是不是骨質疏鬆或關節脫臼。
「關節發出聲音和骨質疏鬆或脫臼無關,不過和關節炎卻有關聯。」林頌凱指出,關節內軟骨、韌帶摩擦發出聲響的人,日後關節提早退化的比例也會比較高。
而且,女性的關節的確比較容易發出喀喀聲,他表示,這和肌力、骨骼發展、荷爾蒙都有關。根據統計,女性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比例是男性的三倍。
折手指關節=不斷磨損軟骨
除了女性較容易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外,平時常扳折、扭動關節以發出聲響的人,關節也更容易磨損。
對很多人來說,把手指關節折得劈啪作響是一件非常過癮的事。任職於博物館的張瀛之就說,每當工作壓力大時,自己常會忍不住將指關節折得喀喀響,「折手指可以抒壓,折完感覺很痛快!」她坦承。
不過,醫生並不贊成把關節折出聲響。林頌凱強調,關節內無論是活動不順或軟骨摩擦,都會造成喀喀響,而這些不正常的摩擦都是磨損;每發出一次聲響就等於是磨損一次,關節也會退化得愈快,而且折手指也會讓指節變大,較不美觀,因此他都會提醒患者不要刻意折手指。
「有些人覺得折出聲音後,關節好像比較順,但其實不是這樣。」他表示,如果希望關節動起來比較順、比較開,應該從增強肌力與柔軟度的動作開始,例如拉筋、瑜伽等,而非過度轉動肢體或折手指。值得注意的是,現代人經常感到肩頸痠痛,常不自覺把脖子轉得喀喀響,這麼做可能會傷害到頸椎。「脖子發出聲響會比其他部位更危險!」林頌凱警告,頸椎非常脆弱,把脖子轉出聲音是很不智的。
他建議,如果覺得肩頸、脊椎痠痛不適,千萬不要自己亂轉關節,也不要隨便找人推拿整脊,最好還是由醫院復健科的物理治療師矯正,才能讓半脫位的關節回到原處。
強化肌腱韌帶,減緩退化速度
想要好好保養關節,不妨增強肌腱與韌帶的強度,就可以逆轉關節的退化速度。許多人的肩膀、手臂、膝蓋、腳踝容易發出聲音,練習瑜伽、彼拉提斯,能夠鍛鍊肩旋轉肌、股四頭肌、腿後肌、核心肌群,減少關節喀喀作響的頻率。
林頌凱提醒,關節會喀喀響的人,做瑜伽動作時要特別小心,切勿因為過度扭轉身體,反而又磨損關節;年紀大或患有骨質疏鬆的人,拉筋、瑜伽也都要量力而為,以免讓筋骨受傷。
飲食部分可適度補充葡萄糖胺,平常則要注意關節的保暖,例如覺得關節活動不順時,就要多熱敷(也可以用手心捂熱)、穿戴足以保暖的衣物,輕輕按摩也頗有幫助。
接下來參考一下以下這則,內容節錄於:http://tw.myblog.yahoo.com/shiraya-clinic/article?mid=205&prev=206&l=f&fid=33
為何頸部轉動有劈里啪啦聲音?
這種聲音是因為肌腱在腱鞘(tendon sheath)內不正常的滑動所造成的。學名叫做 tenosynovitis。
正常的肌腱外都有一層腱鞘,平常腱鞘的內層會分泌潤滑液(synovial fluid),讓肌腱順利地滑動。當過度的活動、或相反地長時間不活動時,潤滑液的分泌就會出問題。分泌不足的情況下,肌腱滑動時就會有阻力,長期下來會 造成局部的發炎反應,進一步使得腱鞘增厚。所以常折手指的人,關節處會較粗。這個問題出現在大部分有肌腱經過的關節。手指、腳指、與頸椎、腰椎等都是常見 的部位。啪啦的聲音是因為潤滑不夠,一段時間後瞬間要活動這個關節,就會劈啦一下突然拉開了肌腱。
治療上,還是以物理治療為主。處理的方式就如同他的問題本身,如果您是運動員,關節常活動,就必須讓關節適度的休息。如果您是長期坐辦公室、蹲在電腦前的學生等,就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坐一段時間就起身活動活動。輔助的治療主要為熱敷,熱可以促進循環,就能夠改善潤滑液分泌不足的問題。熱敷原則為48~52度的熱水或熱敷包,持續15~20分鐘就能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
全文轉貼自::關節喀喀響…是骨質疏鬆嗎?
彎腰、轉身、舉臂,關節就會發出聲響,這是怎麼回事?又該如何保養關節?
我蹲下綁鞋帶的時候,膝蓋忽然傳出「喀」的一聲,把自己嚇了一大跳;工作累了伸伸懶腰,肩膀稍一轉動就發出聲響,彷彿是齒輪忘了上油的機器人;老覺得手指關節活動起來不太順,習慣有事沒事就折一下手指,折出聲音後好像就會舒爽許多…
以上這些情景,相信你應該不陌生。關節發出喀喀的聲響,對很多人來說是稀鬆平常的事,有些人甚至會刻意扳折關節,但在醫生看來,關節所發出的某些聲響其實是不正常的摩擦造成,久而久之會造成關節磨損。
關節發聲響,你是哪一種?
台灣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林頌凱表示,關節發出聲響可分成「關節內」與「關節外」兩大部分。
關節內發出聲響,可能是關節本身,即關節面、軟骨、韌帶摩擦造成。例如過度勞動的人或運動員,他們的膝蓋半月板、肩關節唇(旅美棒球投手王建民受傷開刀的部位)都比較容易受傷,軟骨摩擦時也會發出聲響。
另一種可能是關節液內的氣泡破裂造成。林頌凱說,研究發現人在活動時,關節內的壓力會改變,讓關節液內的小氣泡破掉並產生聲響;氣泡被擠破後,氣體仍存在於關節液內,只要關節內的壓力改變,氣體又會再度產生,可以周而復始地發出喀喀聲,而這也是人們折手指會發出聲音、但卻不能「連發」的原因。
關節外的喀喀聲,則是關節外的韌帶、肌腱、肌肉摩擦所發出。
「把手放在膝蓋上,有些人活動時可以摸到或感覺到有一條筋好像卡住,等到筋彈開後,關節才能繼續活動。」林頌凱說明,這種藉由觸摸就能感覺得到的彈響,可能是肌腱或韌帶太緊繃所造成。
肌腱或韌帶為什麼會太緊繃?絕大多數都是後天的舊傷、宿疾或長期勞動磨損引起。例如很多人在受過傷後,肌腱或關節有些移位,因而產生活動不順、卡卡的感覺。
除了舊傷以外,柔軟度不好也是關節外發出聲響的原因之一。林頌凱碰過不少患者詢問,為什麼平常膝關節會發出喀喀聲,但運動一會兒之後聲響就消失了?他解釋說,運動後身體的柔軟度及血液循環都會變好,關節聲響自然會變少。
退化性關節,罹患比例較高
關節發出喀喀聲響看似不痛不癢,但很多人其實都暗自擔心自己是不是骨質疏鬆或關節脫臼。
「關節發出聲音和骨質疏鬆或脫臼無關,不過和關節炎卻有關聯。」林頌凱指出,關節內軟骨、韌帶摩擦發出聲響的人,日後關節提早退化的比例也會比較高。
而且,女性的關節的確比較容易發出喀喀聲,他表示,這和肌力、骨骼發展、荷爾蒙都有關。根據統計,女性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比例是男性的三倍。
折手指關節=不斷磨損軟骨
除了女性較容易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外,平時常扳折、扭動關節以發出聲響的人,關節也更容易磨損。
對很多人來說,把手指關節折得劈啪作響是一件非常過癮的事。任職於博物館的張瀛之就說,每當工作壓力大時,自己常會忍不住將指關節折得喀喀響,「折手指可以抒壓,折完感覺很痛快!」她坦承。
不過,醫生並不贊成把關節折出聲響。林頌凱強調,關節內無論是活動不順或軟骨摩擦,都會造成喀喀響,而這些不正常的摩擦都是磨損;每發出一次聲響就等於是磨損一次,關節也會退化得愈快,而且折手指也會讓指節變大,較不美觀,因此他都會提醒患者不要刻意折手指。
「有些人覺得折出聲音後,關節好像比較順,但其實不是這樣。」他表示,如果希望關節動起來比較順、比較開,應該從增強肌力與柔軟度的動作開始,例如拉筋、瑜伽等,而非過度轉動肢體或折手指。值得注意的是,現代人經常感到肩頸痠痛,常不自覺把脖子轉得喀喀響,這麼做可能會傷害到頸椎。「脖子發出聲響會比其他部位更危險!」林頌凱警告,頸椎非常脆弱,把脖子轉出聲音是很不智的。
他建議,如果覺得肩頸、脊椎痠痛不適,千萬不要自己亂轉關節,也不要隨便找人推拿整脊,最好還是由醫院復健科的物理治療師矯正,才能讓半脫位的關節回到原處。
強化肌腱韌帶,減緩退化速度
想要好好保養關節,不妨增強肌腱與韌帶的強度,就可以逆轉關節的退化速度。許多人的肩膀、手臂、膝蓋、腳踝容易發出聲音,練習瑜伽、彼拉提斯,能夠鍛鍊肩旋轉肌、股四頭肌、腿後肌、核心肌群,減少關節喀喀作響的頻率。
林頌凱提醒,關節會喀喀響的人,做瑜伽動作時要特別小心,切勿因為過度扭轉身體,反而又磨損關節;年紀大或患有骨質疏鬆的人,拉筋、瑜伽也都要量力而為,以免讓筋骨受傷。
飲食部分可適度補充葡萄糖胺,平常則要注意關節的保暖,例如覺得關節活動不順時,就要多熱敷(也可以用手心捂熱)、穿戴足以保暖的衣物,輕輕按摩也頗有幫助。
接下來參考一下以下這則,內容節錄於:http://tw.myblog.yahoo.com/shiraya-clinic/article?mid=205&prev=206&l=f&fid=33
為何頸部轉動有劈里啪啦聲音?
這種聲音是因為肌腱在腱鞘(tendon sheath)內不正常的滑動所造成的。學名叫做 tenosynovitis。
正常的肌腱外都有一層腱鞘,平常腱鞘的內層會分泌潤滑液(synovial fluid),讓肌腱順利地滑動。當過度的活動、或相反地長時間不活動時,潤滑液的分泌就會出問題。分泌不足的情況下,肌腱滑動時就會有阻力,長期下來會 造成局部的發炎反應,進一步使得腱鞘增厚。所以常折手指的人,關節處會較粗。這個問題出現在大部分有肌腱經過的關節。手指、腳指、與頸椎、腰椎等都是常見 的部位。啪啦的聲音是因為潤滑不夠,一段時間後瞬間要活動這個關節,就會劈啦一下突然拉開了肌腱。
治療上,還是以物理治療為主。處理的方式就如同他的問題本身,如果您是運動員,關節常活動,就必須讓關節適度的休息。如果您是長期坐辦公室、蹲在電腦前的學生等,就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坐一段時間就起身活動活動。輔助的治療主要為熱敷,熱可以促進循環,就能夠改善潤滑液分泌不足的問題。熱敷原則為48~52度的熱水或熱敷包,持續15~20分鐘就能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