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每天都要面對癌症病患,詳細詢問關於病患的一切。

很多人到這時才想起過去有一段時間,
勉強自己忍受「討厭」或「非常辛苦」的事情。

當中有很多人說,
或許在他們心裡認為「討厭」的感覺是可恥的,
而將這種感覺塵封在內心深處。

因此,能真實感受「討厭」的感覺、同時改變想法和心情、
減輕壓力的病患,治癒率都會明顯提升。

對討厭的事說不的確需要勇氣,
尤其是責任感太強的的人,都會抱著羞恥的心情,
認為這不是成熟的大人應該有的做為,
但這種想法會造成自癒力下降。

很多癌症病患或癌症生還者告訴我,
「做想做的事」、「盡可能讓自己不去做討厭的事」、
「不要太過忍耐」都是提高自癒力最強而有效的方法。

在癌症病患的相關資料裡,「好人」並不長命。

我仔細詢問病患後發現,在很多病例中,
壓力是導致癌症發生的最大原因。

這些人在生活中恐怕都比較被動,
想法也比較消極,對身體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不太會說NO的人,對周遭的人來說當然是件好事,
因為表示配合度很高。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意見,
就不會與周圍發生衝突,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棒,
但事實上這些人背負的壓力很大,
對身心的負擔遠超過自己的想像。

基本上每個人的意見與他人本來就不會永遠一致,
經常壓抑自己的想法,就容易轉為慢性壓力。

無法有自己的主見,最後只能被他人左右,
很容易步上由他人決定的人生道路。

當然,過度的自我主張,
會不斷與四周產生衝突並非良策。

但持續扮演好人的角色,
只會讓各種的壓力加諸在自己身上,
嚴重危害身心健康,當然就會導致自癒力下降。

對年輕人而言,有一點壓力是人生的辛香料,
但這種說法不適用於四十歲以上的人。

對年過四十的人來說,
盡可能妥善處理生活中的壓力才是聰明的。

當身體到了開始走下坡的年紀,
委屈、忍耐、堅持、努力和競爭,
都會對身體都會產生不良作用;
人情、守約、責任感、和義務也會造成自癒力下降。

隨著年紀增長,或許可以想成自己是施壓的那一方。

換言之,可以任性地以自我為中心生活。

有這種想法的癌症患者,的確是活得比較久。
臣服於主治醫生的壓力,
完全照單全收的癌症病患,結果都不太好。

在珍惜「討厭」這種感覺的同時,
也要認真看待「想要」(Want)的心情。

非常重視「必須」(Must)想法的人,
罹患癌症的比率高得嚇人,
因為他們總是被強烈的使命感所驅使而活著。

「一定要這樣!」、「非得這樣才行!」、
「應該要這樣!」等等,
這些句子老是出現在病患的談話中。

將「必須」的想法改變為「想要」,
就能提高自癒力,這是癌症的治癒過程中的必需步驟。

實際上,將「必須」的想法轉變為「想要」,
通常在癌症癒後會有更明顯的改善。

就算有討厭的事情,
因為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而忍耐下來,
這種個性會產生慢性壓力,是很容易想像的。

盡可能避免去做討厭的事,將想做的事放在第一優先,
讓自己習慣這樣的思維,
同時也能獲得別人的認同,
是提高自癒力非常重要的一點。

這麼一來,來自他人的壓力就會減少,
有助於提升彼此的自癒力。

這是我個人的印象,在癌症病患中,
尤其是惡性淋巴腫瘤、乳癌和肺癌的病患,
有很多患者都是為他人(家人、公司、社會)而活。

他們的責任感比一般人高出一倍以上、
很能忍耐、完美主義,這些都是他們最大的特徵。

或許他們堅信為別人而活才是正確的生存方式,
不難想像這樣的生活方式會變成慢性壓力的來源。
幾乎所有的案例,
在背後都有符合這些條件的故事。


本文摘錄自:
《90%的病自己會好:哪些病其實不必吃藥?
如何用小習慣啟動自癒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sumi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