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彭博社」的故事!很值得一看!


http://www.bloomberg.com/index_americas.html


 


後來居上的彭博媒體王國要比巨人高的最快方法:站在他肩上
想要成功,你必須有個願景,一個力所能及、實際而且符合顧客需求的願景。然後,全力以赴。
—— 麥可.彭博


If you're going to succeed, you need a vision, one that's affordable, practical, and fills a customer need. Then, go for it. —— Michael Bloomberg

文 林琳、賴秀如

對任何一個在華爾街工作的股票交易員而言,在公司裡被排擠到電腦部門,幾年後又因公司購併而失業,可真是倒楣透了。但麥可.彭博 (Michael Bloomberg) 找來落難時認識的電腦高手共同創業,砸下他手上的1,000萬美元資遣費,25年後竟然身價高達55億美元,自己也從企業家變成慈善家兼政治人物,連任紐約市長之餘,還可能問鼎白宮。

這一切,都是從一個電腦報價系統開始。
1982年,自大又自信的彭博,用自己姓氏成立公司。「彭博資訊」(Bloomberg LP)在紐約曼哈頓麥迪遜大道的一間小辦公室裡,提供華爾街的公司及金融機構電腦化的商情資訊。 對於1960年代就開始提供客戶財經數據的「路透社」,與當時在財經新聞供應上被視為龍頭老大的「道瓊社」而言,名不見經傳的「彭博資訊」根本不值一顧。只有三個以前共同在「所羅門公司」工作的同事相信麥可.彭博的「願景」,也認同他的行銷、財報分析專業;願意一起捲起袖子,抱著一部笨重的電腦,到處推銷。

現在這部電腦,像神主牌一樣的被供奉在「彭博社」紐約總部的一個小小博物館裡,見證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這號人物和這家公司風生水起的傳奇。 25年的時間裡,風水輪流轉,先是「路透社」被購併,「道瓊社」也岌岌不保,只有「彭博社」雄心萬丈,積極擴張。

根據《財星》雜誌的統計,去年「彭博資訊」的獲利15億美元,超過總營收47億美元的三成。這樣的暴利不只遙遙領先同業,(「道瓊社」、「路透社」和最近購併路透的「湯姆森」,獲利都不到兩成),也比表現亮麗的蘋果電腦獲利還高。

挑戰巨人 宛如聖經故事
美國《商業週刊》曾形容彭博創業的故事就像聖經裡身手靈敏的大衛挑戰巨人哥力亞。結果「彭博社」不僅打得「道瓊社」落花流水,導致可能被惡名昭彰的梅鐸吃掉;也逼得百年老店「路透社」在今年5月主動願意被「湯姆森」併購,很沒面子地改名為湯姆森─路透。

到底彭博和「彭博社」贏的關鍵是甚麼?美國知名的財經專欄記者卡蘿.魯蜜絲(Carol Loomis)今年4月在《財星》雜誌撰寫的封面故事一語道破:「祕訣在於:精益求精改善產品,努力不懈服務客戶。」 「彭博資訊」的產品——透過特別設計的終端機呈現的即時財經數據及圖表、分析軟體、交易紀錄以及電子、平面、電視與廣播新聞—— 已經行銷到全球各地的證券交易商、投資銀行、金融機構及研究機構。目前全球各地裝置的「彭博」終端機總數達25萬台。

對於券商及金融機構而言,每台終端機每個月1,500美元的收費並不是太大的負擔。許多年輕的交易員喜歡在網路上炫耀自己的「彭博」終端機有流線型的設計、簡單的輸入指令、黑色螢幕搭配各種色彩鮮明的按鍵,顯得既神祕又先進。

那些每天買進賣出,靠著錢滾錢的「做手」深信,除非你是華倫.巴菲特,否則想要在國際金融市場翻騰,桌子上沒有「彭博」螢幕,那就沒搞頭啦。 從麥可.彭博如何找到第一個客戶的故事,就可以看出他懂得在巨人的肩膀上,從無到有,闖出一番成就。當時報價系統還沒誕生,一個還沒有產品的新公司,卻有辦法承接「美林」的一項研究計畫——分析「美林」與它的法人客戶之間關係的諮詢顧問業務。

構想中的產品 獲美林青睞
這項業務讓新成立的公司進帳10萬美元,也讓他們在業界建立了很好的關係;更重要的是,麥可.彭博藉此認識了關鍵人物——「美林」的資金市場部門主管艾德.莫瑞爾提(Ed Moriarty )。 彭博向莫瑞爾提說明他腦袋裡構想的產品——綜合即時財經數據及圖表、分析軟體及交易紀錄的電腦資訊平台。他大膽的保證,在六個月之內可以建置成功,如果「美林」對於產品滿意,除了付給60萬美元的建置費,每一台呈現資訊的終端機每月收費是1,000美元,而且對產品滿意才需付費。

與「美林」談妥了這項相當冒險的合作條件,彭博才開始投入400萬美元及20幾位員工不眠不休地加緊研發;1983年6月,「彭博資訊」在「美林」紐約的辦公室成功裝置並試機。 「美林」定下了第一批22個終端機,開始採用「彭博資訊」,甚至還入股「彭博資訊」20%股權。它的意義不只是讓「彭博」有了可以擴展的資金,「美林」的招牌也成了「彭博資訊」最好的廣告。

報價系統初步站穩之後,麥可.彭博知道他需要新聞部門來強化內容,並且改善形象。他找來了《華爾街日報》跑債券市場很有名的馬修.溫克勒(Matthew Winkler)為「彭博資訊」建立新聞部。 找債券記者 建立新聞部 1988年2月,溫克勒打電話給彭博,希望能做專訪。彭博在專訪時透露,他希望即時新聞能成為「彭博資訊」的另一項特色。溫克勒在1990年2月5日加入「彭博資訊」,一直執掌其新聞部至今。

「彭博資訊」的終端機自1990年6月開始提供商情新聞。原來也利用「彭博資訊」的終端機發新聞的「道瓊社」決定不再送新聞給「彭博資訊」,當時就有媒體報導,增加了商情新聞的「彭博資訊」已經從「道瓊社」的客戶變成強勁競爭對手。 彭博和溫克勒可說是惺惺相惜。他們兩人共同掛名的傳記著作《彭博的彭博》(Bloomberg by Bloomberg),麥可.彭博認為,溫克勒是讓「彭博資訊」成為挑戰「道瓊社」的關鍵人物。如今溫克勒成為「彭博資訊」除了彭博之外,穩坐高位的四個決策人物之一。

麥可.彭博自從2002年出任紐約市長之後,就退出「彭博資訊」的經營。雖然很少人相信彭博市長真的完完全全不過問「彭博資訊」的重大決策,但至少溫克勒領導的新聞部門,極力淡化彭博市長(或將來的彭博總統候選人?)對這個財經新聞領導品牌的影響力。

6月19日,麥可.彭博宣布退出共和黨。隔天所有紐約的報紙都以此為頭版頭條,並且分析他以獨立候選人參選總統的可能性和勝算。當記者訪問溫克勒的時候,他卻淡淡地說,「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新聞。」

房價新聞比總統到訪重要
和麥可.彭博一樣,溫克勒每天搭地鐵上班。不同的是,他總是打領結,不打領帶;脖子上的啾啾已經是他的註冊商標。和我們見面,接受訪問的極小辦公室,是他的另一個註冊商標。主一客二共三人擠進溫克勒的小圓辦公室,促膝坐在小沙發上,我們不禁反問,「不然什麼才是『大不了的新聞』?」 他在桌子上的「彭博」終端機鍵盤上打了幾個字,抬頭看看架在天花板上的大型螢幕(總編輯少見的特權之一),瀏覽了當天新聞後說,房價,房價新聞比較重要。一陣子之後,他又提到「利率走勢也要注意」;卻一點都沒提到一個獨家專訪——彭博的電視部門在越南總理潘文凱到訪紐約時,把他請到螢幕前接受訪問。這可是打破30年美越僵局的第一位越南領袖來訪呢!

51歲的溫克勒,在卡蘿.魯蜜絲的筆下,雖然是一流的債券記者,卻不是商界名流,在媒體也不算知名人物。網路上流行一個說法:回答溫克勒詢問「什麼是新聞最重要的元素?」這個問題時,唯一的答案就是「正確性」。一個離職員工告訴魯蜜絲,記者萬一犯錯又不認錯,就會被「溫克勒掉」(winklerized), 意思是「嚼碎吐掉」! 老總的工作:讓記者出名 這呼應了網路上流傳溫克勒的幽默背後是強勢的行事作風,任何時候他都要掌握整體情勢。可能受到魯蜜絲筆下毫不留情的刺激,在《財星》雜誌刊出後兩個月他被我們問到,「總編輯的主要工作是什麼?」時,溫克勒笑聲中帶著幾分令人懸疑的意味;他指著辦公室玻璃帷幕外的其他新聞部工作人員說,「我的工作,就是讓他們出名!」 他溫和又帶著自信地對我們分析他的媒體王國,也同意在他的主要幹部十來人中只有兩位女性,是太少了一點。這位文字媒體出身的新聞戰將認為報紙、雜誌還是輿論主流,可見的未來不致於被淘汰。但持續網羅專業好手還是新聞部唯一致勝的關鍵。

溫克勒強調,「彭博資訊」打算強化新聞部,尤其是亞洲,從2006年開始就到處招兵買馬。在台灣,和其他許多城市一樣,彭博是唯一擴編新聞部的國際媒體。在101大樓旁的彭博台北辦公室,剛裝潢完成的100坪新辦公室,預留了日後擴增的空間。

在紐約總部,挑高的天花板、明亮的採光、招財的錦鯉魚池,22個具紓壓療效的熱帶魚缸,都比不上空曠卻又安靜的新聞部和市場部工作區令人印象深刻。在偌大的辦公室,桌子挨著桌子,桌子前,大家在一模一樣的黑色螢幕前,像工蜂一樣地勤奮工作著。平均每個人每天工時超過10小時,辦公室免費無限量供應各式提神飲料和食物。 一排排空的辦公桌椅已經安裝了彭博電腦,幾十個空位等著市場部新進人員。每一間玻璃會議室門上都是一個城市的名字,倫敦、東京、巴黎、曼谷,每個城市旁都有一串數字,是當地最新的「彭博終端機」銷售數量。很奇特又明白的激勵手法!

高薪和福利 吸引人才關鍵
在台北,一位從路透跳槽到彭博的資深新聞工作者分析,全球各地好手願意加入這個團隊的原因,高薪和優厚的福利是關鍵。「不論是誰,任何一個彭博的員工搭飛機都自動升等到商務艙」。看來這一招有效。 在911事件衝擊美國經濟,接著又少了麥可.彭博這個「超級營業員」,前些年「彭博資訊」一直小心控制公司員額總數。從2001年到2005年,員工總數一直都在7,800人上下。2006年國際金融行情大好,彭博迅速增加人手到9,400人,預計很快會達到1萬人。

「彭博資訊」目前的主要對手「湯姆森—路透」5月間購併後,原來路透的新聞部員工就一直擔心新入主的老闆會大量裁員。「湯姆森—路透」雖然號稱擁有比「彭博資訊」多一點的市場占有率 (前者三成四,後者三成三),但未來幾年「湯姆森—路透」若要提升利潤,人力縮編勢不可免。 溫克勒掌管下的彭博新聞部打算趁此攻城掠地,強勢進攻。深信強盛的新聞部對「彭博資訊」有利無弊的溫克勒自承,「幾乎感受不到任何成本壓力」。前一陣子可能因為麥可.彭博打算出售持股而風聲鶴唳的電視部門,後來也因為彭博親自出來說他已打消這個念頭,而暫時鬆一口氣。

比較麻煩的是要和各國政府周旋,突破一向封閉的金融資訊規定。這一點,彭博在中國也碰到不少挑戰。 溫克勒極力避免細說和中國政府打交道的困難,這位曾經應邀到美國國會,在聽證會上力陳美國財經資訊管道應該更開放的總編輯說,「每個政府都很難打交道」。

處在順風處的「彭博資訊」另一個需要提防的是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畢竟以財經資訊為主的銷售策略,越是牛市就越發。但也要預防一旦好景不再,如何因應。 為了成功,溫克勒只能像彭博一樣,全力以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sumi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