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笑談電子報」裡看到一則故事,談到慾望就像鎖鏈一般,一個串著一個。同時,板主也跟大家分享另一種說法:得到的同時也失去一些。看了文章,雖然感到心有戚戚焉,不過,正也是因為「慾望」,人才像一個人,也因為「慾望」才可能有進步有分享。


人類的「慾望」是推動我們進步的動力,很多人更是因為有了慾望,才有努力的動力。因為想穿漂亮衣服,所以努力打工,都不是不好的,因為想要做更多的事,所以發明了自動化,因為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其他人分享,所以寫書寫文章,後人才能夠再短時間獲得前人經驗而進步得更快,這一切都是因為慾望給了動力,才會產生循環。


另一個說法是當你得到一些也同時失去一些,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有一體兩面,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另一個看事情的角度是,當你失去一些,同時也得到一些,捨得之間,端看我們如何用智慧去學習判斷,也看自己如何取捨。


我們應該了解「慾望」是我們的一部分,壓抑與忽略慾望,無法令它消失,只是會讓人覺得沮喪與不快樂,這並不是很好的做法;我們應該試著去更了解自己的「慾望」,學著控制調整與修正,在可控制的狀況下,我們可以在充滿幸福與滿足的感覺下,往正面方向前進。


接下來轉貼這個故事,與大家分享: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準備離開他所住的村莊,到無人居住的山中去隱居修行,他只帶了一塊布當作衣服,就一個人到山中居住了。後來他想到當他要洗衣服的時候,他需要另外一塊布來替換,於是他就下山到村莊中,向村民們乞討一塊布當作衣服。村民們都知道他是虔誠的修道者,於是毫不考慮地就給了他一塊布,當作換洗用的衣服。


當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後,他發覺在他居住的茅屋裡面有一隻老鼠,常常會在他專心打坐的時候來咬他那件準備換洗的衣服,他早就發誓一生遵守不殺生的戒律,因此他不願意去傷害那隻老鼠。但是他又沒有辦法趕走那隻老鼠,所以他回到村莊中,向村民要一隻貓來飼養。

得到了貓之後,他又想到了:「要吃什麼呢?我並不想讓貓去吃老鼠,但總不能跟我一樣只吃一些水果與野菜吧!」於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隻乳牛,這樣子那隻貓就可以靠牛奶維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時間以後,他發覺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時間來照顧那隻母牛,於是他又回到村莊中,他找了一個可憐流浪漢,於是就帶這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到山中居住,幫他照顧乳牛。

流浪漢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時間之後,他跟修道者抱怨:「我跟你不一樣,我需要一個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一想也是有道理,他不能強迫別人一定要跟他一樣,過著禁欲苦行的生活。這個故事就這樣演變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後來,也許是半年以後,整個村莊都搬到山上去了。

這其實正是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邊的故事,慾望就像是一條鎖鍊,一個牽著一個,永遠都不能滿足。而人是絕對不愁為自己的慾望找不到藉口的。

閱讀這篇故事讓 笑遊人間聯想到另一篇文章,那篇文章是描述,當一個人擁有一件東西時,卻會同時失去另一件東西,甚至更多。例如…當人擁有大房子時,為了維持大房子的管銷以及環境整齊,那他便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工作賺錢,放假時也要花更多的時間整理房子,從一個角度來看,這個人擁有了大房屋,但他卻失去時間及休閒的生活。

人類是一種集合聰明與愚笨於一身的奇妙動物,一生都在追求更好的生活,雖然擁有許多便利的發明,但日子卻過的更苦。

發明了車子讓人能快速的到達目的地,但卻發現工作的地方離家是愈來愈遠,即使有了車子上班所花的時間依舊是很長。

醫術愈來愈高超,但病毒卻也愈來愈兇猛,壽命雖然延長了,但延長的時間卻是躺在病床上,不但自己痛苦也造成家人的負擔及累贅。

人在追逐自己的慾望時,卻不自覺得牽動另一道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卻又延伸出更多的問題,這樣的狀況從古時候一直延續到至今,人們依舊還是生活在這樣的迷失中。

得到與失去將同時到來,得到的愈多,將來失去的也可能會更多。

以上引用自笑談電子報的故事-慾望就像一條鎖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sumi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