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裡發生了一些事,讓我不自覺得想到之前在「金融的邏輯」看到的一個故事:

劉教授是廣州一所大學的歷史學教授,2004年他在上海的弟弟結婚,要花120萬元買150平米的房子,弟弟和未婚妻兩人年收入共18萬,手頭積蓄30萬,所以買房子還缺90萬元。


弟弟不願意跟銀行貸款,他們跟父母說,這樣不是讓他們一結婚就背上重重的包袱,希望父母拿出60萬的退休金,然後請哥哥貢獻出手頭的20萬積蓄,再跟另一個親戚借10萬,湊足120買房子。


這樣一來,改變了彼此的關係,劉教授一提到這件事就惱火,因為自己在廣州的房子不到七十平米。另外,本來可以自立養老的父母,今後也得看人家臉色,無法自由自在的花錢了。


更糟糕的是,因為弟弟很容易的得到這些幫助,無法感受到靠自己勞動養活自己的責任,這看似免費午餐的90萬,只會培養懶惰。


若是讓弟弟自己貸款,每月的還款壓力,可能迫使弟弟奮發向上,培養自食其力的個人責任;也讓父母保有原來的養老錢,年老而有自尊的經濟基礎,自然可以理直氣壯。另外,對劉教授夫妻而言,不會看到弟弟就想起自己失去的積蓄,可以維持以往的良好關係。


作者根據上面的故事提出他的想法:


儒家主張靠血緣網絡內部來互通有無,實現人際金融交易,最終不能激勵每個人奮發向上,培養的是等待「免費午餐」、搭便車的精神。比較而言,外部金融市場更能逼著每個人去自食其力,也為個人空間個人自由的最大化提供基礎。


就我親身經歷,以及觀察身旁的人事物之後,我個人非常同意以上理論及想法。


雖然父母總說,每個子女都是自己的心頭肉,但是父母也是人,總也會有比較偏愛或是比較放不下心的那個,免不了每個子女或因此得到不對等的資源;就我觀察自己周邊的人來說,通常得到比較少資源的那個,大多有比較好的結果。


當子女有不一樣的成就,這時候父母常常會希望較有成就的那位,能夠多多協助其他子女,而所謂的協助,大部分都是金錢上的,一般來說,這種金錢上的協助,有一就有二,然後就陷於一個沒完沒了的階段。簡單的說,我觀察到很多父母好像比較喜歡共產主義,不管誰的努力多點,總希望重新分配資源。


有智慧的父母都應該在子女還小的時候,就開始教育小孩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要為自己的未來努力;只有在各自自我負責,只有在每個人都可以各自顧好自己這樣的基礎下,始有機會達到「互相」幫忙與付出。


另一方面,父母也應該學著適時的放手,越早放手,子女就可以越早開始學習自立,對自我的行為負責。若是因為父母的介入,很容易造成兄弟之間,永遠只有某一方向的付出,長久下來兄弟關係一定很難繼續維持,若兄弟感情因此而有裂痕,這絕非父母願意見到的結果。


總之,親兄弟明算帳,真的不是壞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sumi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