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認真去理解瑜珈,練習瑜珈體位法已經滿七個月了,除了前三個月有著顯著的進步,後面幾個月,表面似乎是處於停滯,自己卻清楚自己的生理與心理,都在持續進行很深層的調整與改變。

基本上,每一個人的身體左右兩側大多是的不對稱,不管是站立坐姿躺臥的習慣,平日任何動作及習慣,都會對身體留下印記,長久下來自然會讓左右兩邊產生差異,這應該是很容易理解。

雖然一開始就接受左右兩邊的差異,但是這幾個月下來,身體的狀態都在改變中,原以為差異可能會慢慢縮小,最近發現,似乎不然。

猜想有可能是剛開始,左右兩邊都非常僵硬,不論是柔軟度還是肌耐力都不好,所以反正都做不到,也沒有什麼哪邊好些壞些的感覺了。練習一段時間之後,某些肌肉開始被強化,身體各部分的肌肉筋膜也都經由不斷的伸展,而讓整體的柔軟度有了改變。雖然大家都在改變,但是隨著肌肉的深淺,之前錯誤使用的紀錄對身體造成的負面影響的強度差異,慢慢的凸顯左右兩邊的差異。

一開始自己就很認真的關注自己的身體,高低肩,髖骨一邊高一邊低,左腳大右腳半吋這些是原本就知道,可喜的是,肩部與髖部的高低差異似乎縮小了。近一段時間,開始發現其他的差異,以呼吸來說,雖然因為過敏性鼻炎的關係,長期處於鼻塞的狀態,不過左邊就是比右邊嚴重一點,右肩比左肩緊,更確切的感覺是右上背比左上背緊;然後左下背卻比右下背緊;髖部的開展,左邊的角度也比較小。下肢的部份,平衡的時候,主力腳是右腳時就是比左腳輕鬆一些;單腳向後形成弓箭步時,左腳向後時總無法直直向後,會稍偏右,兩隻腳的深層肌肉也有差異,臥英雄坐姿左腳就是比右腳不舒服,不過因為要觀察的細節太多,還牽涉到深層的肌肉群,需再更多時間觀察。腳踝部分,左腳跟以及腳踝較緊....,說了這麼多,是因為差異實在太大,很難不注意到,而不是因為我過度敏銳。

很確定的知道自己的左右兩邊的差異極度明顯,問題真是不少,一開始注意到這個差異,會開始做許多動作,想要快速的縮小差異,慢慢的放棄這念頭了,這段時間的練習,清楚的體會到我們的身體是環環相扣,牽一髮動全身,表面觀察到的很多都不是最主要的問題,腳踝膝蓋的問題有可能來自於髖部骨盆,骨盆的位移調整可能需要就由肌肉的伸展,但是要伸展到需要伸展的肌肉,又可能需要先處理其他地方。

太多太多的問題會糾結在一起,左右的不對稱只是綜合問題的結果,該怎麼辦呢?我不斷的問這個問題,目前我找到最好的解答是,不管它,忽略目前的差異,依然固定進行左右相稱的練習,慢慢的經由一層一層的伸展,讓肌肉和骨骼慢慢的回到屬於他們自己的位置,至於需要多少時間,誰知道呢?基本上左右對稱原本就是天方夜譚,只要差異漸漸縮小,進一步強化身體機能,降低問題的發生,就是很令人開心的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sumi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